比没文化更可怕的,是父母轻视文化教育。
记者采访李氏兄弟的时候,曾经询问过他们的偶像是谁。
两人不约而同地说出了一个名字:父亲。
李父只有高中学历,但是他平时除了工作,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
从小到大,父亲送给孩子们最多的礼物也是书籍。
业余时间里,他还经常给儿子们吟诗,以及分享书里的故事。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困惑,父亲都通过一个个故事开导他们,鼓励他们。
古人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
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
比没文化更可怕的是,家长对文化教育的轻视。
国庆放假回乡,听到隔壁一位大叔一边打牌,一边和家中的小辈说道:
“看见没,老马家那小子没念啥书,照样从小工做成了老板。你们这些小家伙也不是啥读书的料,过几年全出去打工做生意算了。”
将“读书无用”挂在嘴边,把没有知识文化而获得成功的小概率事件当做人生定理。
这不是阶层的固化,而是智商的固化。
看过一部名为《恩赐妙手》的高分电影,其原型是享誉全球的神经外科专家本·卡森。
本·卡森出身在美国的贫民窟,是同学眼中的“笨小孩”。
母亲卡森太太目不识丁,靠为别人做保姆和打零工为生。
一次,在教授家做清洁工时,她被满屋的藏书惊呆了。
她意识到,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如果孩子像现在这样沉迷于电视,只能是她晦暗一生的翻版。
于是,她规定孩子们每个星期只能看两档电视节目,要求他们去图书馆看书,还要写阅读汇报。
这个强制性的“命令”,彻底改变了卡森命运的轨迹。
当小卡森沉浸在知识的世界之中,那一本本书籍为他开启了一个难以想象的精彩人生。
通过阅读和学习,卡森一点一点地弥补着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也是从那时起,他一步一步地走向了名满天下的“卡森医生”。
乔治·马丁在《权力的游戏》中写道:
“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只有重视文化教育的父母,才能让孩子选择他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