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已过,天朗气清,春暖花开。经历了漫长冬天的蛰伏,不少家长都希望能和孩子好好品味春光,过好这个来之不易的春日。在这个难得能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春天里,家长们可以做些什么?一起了解下吧。
“为什么要放假?”
“在老师快要‘发疯’的时候把孩子还给家长,在家长快要‘发疯’的时候把孩子还给老师。”
一句戏言,道出老师和家长的无奈,以及那种无缝对接的释然。2020的春天,停课不停学的超长假期,孩子不用到学校上学,如何跟孩子相处,成了每个家庭必须应对的重要课题。
这个春天,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01
做有力量的事
突如其来的疫情带来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的变化,让每一个家庭感到焦虑不安,不少的父母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感到了无力。这种无力感一方面来自于长期宅家的身体变化,另一方面来自于驾驭不了孩子的挫败感。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请继续做一些有力量的事。
居家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宅家的日子,爱运动的家庭活动受限,不爱运动的家庭身体冬眠。不少家庭的生活模式变成躺躺躺,吃吃吃,刷刷刷。日久天长,人越来越没精神,身体的力量被禁锢。如何唤醒身体的活力,家长和孩子一起开发居家体育锻炼方式,让家庭恢复活力。
跟着课表做运动。与学校网络课程保持一致,家长和孩子一起做早操,跟着视频做体育作业,跟孩子制定竞赛规则、奖惩制度,在家长自身的改变和竞赛的刺激中,激励孩子积极锻炼。作业不是目的,全家齐运动的改变是力量。
跟着爸妈做运动。发挥家长的运动特长,进行场地缩小版的家庭运动会:餐桌乒乓球赛,客厅广场舞赛,阳台武术赛……比赛不是目的,家长以不变应万变的智慧是力量。
跟着孩子做运动。发挥孩子的运动特长,“特聘教练”开设辅导班:健美操培训班,跆拳道培训班,芭蕾培训班……学会不是目的,全家“手舞足蹈”的气氛是力量。
当运动不带目的,运动才会被孩子接受从而显示力量。
调节情绪,增强心理的适应力
信息时代,各路消息蜂拥而至,朋友圈的各路意见领袖各据一词,各类谣言狂轰乱炸,生活被各种消极情绪裹挟,焦虑、不安、无所适从。直面疫情,学会选择和思考,生活困难重重,依然能镇定面对。
和孩子谈病毒,谈疫情的变化。恐惧来源于没有安全感,安全感来自于正确的消息。关注每天的官方消息,科普病毒的权威信息,明白病毒的传播源头和传播的方式,穿上心里的防护服。
和孩子谈新闻,谈人类的行为。混乱来源于自相矛盾的谣言,捕风捉影的评论,道德绑架的煽动。每天找一条你认为重要的,或者孩子迷惑的新闻,听听孩子的想法,谈谈自己的看法,议议他人的评价,不做总结,引导孩子多角度看世界,学会身处困境保有独立冷静的思考。当孩子与世界保持理性对话,孩子的内心就会输入源源不竭的正能量。
和孩子谈压力,谈自己的责任。焦躁来自于长时间居家的无聊、单调,小“神兽”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阳光明媚,春暖花开,大街上也陆陆续续有了上班的人流、汽车。接纳孩子的情绪,跟孩子聊聊外面的世界:为什么有的人要上班?为什么他们可以上班?上班的人要做哪些准备?他们会有哪些压力?借助科学的影像资料,让孩子明白每个人的社会角色不同,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继续宅家就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培育文化,提升家庭凝聚力
超长假期,正是爸爸妈妈培育家庭文化的重要时机,通过家庭文化的建设,提升家庭凝聚力。
设计家庭课程。劳动能使家有爱,有生活,有温度。劳动不是指导孩子做一个菜,展示在朋友圈。学校有网络课程,居家也要有家庭课程。让孩子担任家庭学校的“校长”,制定课程表,设定每个人的岗位,制定岗位的任务和职责,明确监督和奖惩制度,提交家庭成员讨论定稿,孩子从被督促者变身为规则的制定和监督者,不仅提升了劳动的责任感,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家长和学校老师工作的不易,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执行力。
享受自由时光。一直以为,在家庭,父母可以真实表达自己的情绪,只是爸爸妈妈不能以一种傲慢或者委屈的方式伸张自己的权益。否则,父母转介的控制欲便会成为家庭矛盾的导火线,而一个人最大的快乐来自于专注地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
给家人一段自由时光,每个人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互不打扰,互不干涉。自由时光,每个人都可以彻底放松做自己:可以玩游戏,可以聊微信,可以看抖音;可以“葛优躺”,可以趴床上,可以满地打滚……父母也学会照顾自己,学会换种眼光看孩子,接纳孩子的真实和自己的真实,以及家庭的真实,张弛有度,生命个体才会更有弹性。
演绎家庭文化。中国自古有家训,家风,虽然以极严肃的面孔出现,但不能否认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新时代的家风,我们更愿意理解为家庭文化,带有亲和、温暖的力量。家长应与时俱进,把家训演绎为长幼有序,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理念。比如将“孝”的文化拓展到教家里的长辈学习新技术,在网上买菜、微信聊天、制作电子相册,给大脑充电,跟世界接轨。将“家庭会议”变成趣味盎然的“家庭模仿秀”,模仿家庭成员说话的声音,习惯的动作,甚至唱歌时走调的样子,增进彼此的了解,给单调的生活一点幽默。
家庭不再沉闷,孩子就有了活力,有了力量。
02
做有挑战的事情
挑战新课堂
作为网络原住民,网课与孩子的生活接轨,孩子游刃有余,家长惶恐不安。这是家长的挑战,也是孩子要面对的诱惑。改变的途径有三:孩子自律,家长督促,环境影响。
对自己作一次认认真真的心理建设。孩子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诱惑是什么,如何帮助,如何监督,如何奖惩,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笔记录下来,和爱人互相鼓励。遇到突如其来的矛盾,先冷静,商量好对策后再行动,避免无益于问题解决的情绪发泄。
和孩子作一次心平气和的课前谈话。让孩子坦然地将网课中可能面对的诱惑一一罗列,让孩子自己去想办法应对,家长补充自己的意见,对孩子的求助家长给予积极的协助。孩子可能罗列了很多的问题,心理压力很大,家长引导孩子分析哪些是最易改变的,哪些是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可以改变的,哪些是最难改变的,哪些是影响最大的,有的放矢地各个击破,每天改变一点点,循序渐进。
对环境作一次彻彻底底地清理打扫。挑战诱惑,很重要的一点是远离诱惑源。触手可及的网络,抬头可见的玄幻小说,顺手可得的零食,随手涂鸦的画纸……纸墨笔砚的房间充满诱惑,家长和孩子一起,收拾出一个采光好、设备简单的房间,一张书桌,一台电脑,当堂课的学习用品,课间走出房间更换学习用具,避免课后逗留电脑,点燃导火线。
视听课情况和作业质量奖励孩子有使用手机的自由时间,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手机可以看,只是换一个时间而已。
挑战新科技
网课,让孩子亲历由不可能变成可能。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有勇气、有能力去面对新科技的挑战。这个春节,“山重水复疑无路”,好多计划被搁置,好多愿望没实现,家长鼓励孩子运用新科技,“柳暗花明又一村”。
假装在旅行。没有成行的旅游计划,可以和孩子一起“云游天下”。绘制线路图,介绍当地美景美食,深入当地民俗文化,表达云游感受,撰写云游推荐语,做成美篇,微信推送。
天涯若毗邻。没能回老家,打开微信,视频连线亲人;制作拜年视频,给远在老家的亲人云上拜年;宅家无聊,唱歌,跳舞,游戏,做美食,点点滴滴记录家庭生活,与屏幕那边的亲人共享。
AI在行动。机器人送餐,无人机空中喊话,在战疫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家长鼓励孩子了解人工智能,学习一项新技术,完成一个科技作品,记录这个不平静的春节,记录自己的不平凡的成长。
03
做有责任的事
大灾面前,守住自己的底线,是每个人的职责。放眼未来,我们可以跳出疫情看社会。
中国好“声音”
不是白衣天使不能奔赴一线,自动宅家是责任;不是军人不能冲锋陷阵,不信谣不传谣是责任;不是志愿者不能服务社区,说服家中老人不聚会、戴口罩是责任……
抒写战疫文章。和孩子一起给战役英雄写信,写诗,为疫线勇士加油;用孩子的画笔为最美英雄画像,向战疫英雄致敬;引导孩子关注身边的平民英雄,投身公益,发出倡议:不同的表达,同一种声音。
设计战疫物资。白衣天使因为长久戴口罩,脸上有了深深的勒痕,和孩子一起查资料,改进口罩的设计;火神山医院神速建设,做尽责的“监工”,每天关注医院的进展,和孩子一起设计综合性酒店模型,赋予酒店多项功能,紧急的时候可以收治病人,灾民,未雨绸缪。在职业教育的同时,链接时事,引导孩子承担社会责任:用急英雄所急的心情,用行动发声。
“经典”永流传
代代相传的文化,是一个国、一个家的根基。了解历史,传承文化是炎黄子孙永远的责任。看几部纪录片,带孩子进入历史的天空;拿出家里的老物件,跟孩子讲讲家底的故事;玩几个爷爷奶奶玩过的游戏,了解生活可以简单而趣味盎然……
手影游戏。阳光或灯光下,通过手指不同位置的配合,在墙上投射出小狗、小猫、小鸟等造型,带着孩子陪爷爷奶奶重温过去,传承古老文化。
光影语录。和孩子一起整理旧照片,爷爷奶奶照相馆的故事,爸爸妈妈傻瓜相机的记忆,自己美图滤镜的技术,追溯一个家庭的文化基因,了解一个时代的风云变迁。
文学欣赏。和孩子看几部看了又看的经典影片,纪录片,感受历史积淀的厚重;看几本一直想看而没时间看的大部头,享受文化浸润的滋养;从现实的沉郁中走出来,和自己对话,和世界对话。
日子过得太匆忙,静下来,理一条生命的脉络,传承,创新,向未来。
电影《美丽人生》中,智慧的父亲用爱的谎言成就孩子的美丽人生。宅家的日子单调而窘迫,亲爱的家长,请用你们的爱和智慧,照亮孩子的心灵。
来源:浙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