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
2021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举行
会议主要是为了介绍新的一年里
厦门教育要做些什么
最大亮点是
从今年起有望逐步提高普职比
市教育局提出2021年要完成的
十大改革攻坚项目
十项任务
来速览一下
教育系统2021年度“十项重点任务”和“十项改革攻坚行动”是:
十项重点任务
1.组织开展好两项活动。深入学习贯彻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按照省委部署要求,发挥好教育系统智力、人才、知识优势,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全面动员、迅速行动,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推向深入。扎实推进“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并做好与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机衔接,切实将学习、调研同破解教育热难点问题、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结合起来。
2.落实落细校园疫情防控。当前,疫情变化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决不能放松警惕、掉以轻心。同时,要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根据疫情发生的阶段性、区域性和时段性特征,及时、灵活调整防控策略,继续持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把好校门关,抓好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群体,做到精准施策、精准防控,坚决守护师生健康安全。
3.加快学校项目建设。实施“补短扩容”行动,完成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建设48个,新增学位5万个。同进推进16所普通高中、2所职校和1个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建设。
4.备战普通高考和“职教高考”。深化新高考育人方式改革,系统强化教、研、训、导工作,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实践技能训练,提升普通高考和“职教高考”的备考水平。
5.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积极推动1-2所境内外一流高校到厦门联合或独立举办应用型学科院所,推动高标准建设科教园区。
6.提升学生午餐工程课后延时服务水平。优化课后延时APP服务功能,积极拓展特色服务项目,扩大课后延时服务参与面。持续推进学校食堂建设,持续推进企业集体配餐,强化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健全学生午餐午休管理机制,扩大学校午餐午休服务覆盖率。
7.实施亮眼工程。按教育部部署,加强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预警,提高学生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努力实现学生近视率较2020年下降0.5或1个百分点以上。
8.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力度。落实联席会议、联合执法、月通报、黑白名单管理和信息共享制度,建立权责明确、公开透明、简约高效的监管体系。
9.精心备战三类比赛。力争在全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全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及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中再创佳绩。
10.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持续做好摸排建档、关爱帮扶和心理危机干预,提高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服务水平。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招聘、购买服务等渠道配好心理教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实践体验活动,评选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课例、优秀案例,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十项改革攻坚行动
1.实施全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试点。加快落实教育部支持的5项政策、福建省支持的10项政策和厦门市32项重点任务,大力推动建设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园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职业教育集团,打造具有闽台特色的“厦门职教”范式。
2.实施新课程实验区改革。推进五育并举育人模式建设、优秀学生培育、核心素养培育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评估指导、区域教育发展成果提炼推广五大行动,全面提升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
3.深化普通高中多样化创新发展改革。创建一批办学特色涵盖科技、人文、体艺、综合、普职融通等方面的现代化普通高中,推进示范性高中辐射引领。
4.深化教师评价改革。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分配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善教师中级职称委托评审机制,探索开展教师高级职称委托评审试点工作,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活力。深化市名师培养工程和名师工作室建设,建设50个名师工作室和30所教师发展示范学校。
5.实施中小学校长资格管理改革。建立中小学校长准入制度,健全校长任职资格考核认定体系,完善中小学校长数据库,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发展。
6.实施劳动教育改革提升行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劳动课程设置,加强劳动基地建设,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逐步形成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志愿者服务常态化的厦门特色劳动教育模式。推进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7.实施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攻坚行动。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优化教育信息化基础应用环境,进一步发挥智能化教育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评选30所智慧校园达标校,发挥智慧校园达标校的示范辐射作用。深入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工作,搭建区域人工智能教学交流平台,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交流。
8.创新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机制。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开发资金监管平台,有效实现对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资金的全面监管。
9.实施教育系统文明校园考核评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文明校园考核评价机制,推荐“六好”文明校园,加强文明校园创建的过程管理。
10.实施教育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改革。推进高频事项全程网办,加快形成覆盖全市教育系统、整体联动、部门协调的政务服务应用体系,提高便民服务水平。
一半学位是小学
2021年,厦门计划建成48个中小学幼儿园项目,预计新增学位数5万个。其中——
建成幼儿园项目21个,新增学位0.7万个;
小学项目17个,新增学位2.5万个;
初中项目8个,新增学位1.3万个;
普通高中项目2个,新增学位0.5万个。
解读
新增5万个学位,不是说今年中小幼起始年段招生要多5万个,例如小学的17个项目,如果是新办小学,那么学位数就是六个年级的总和,其次,“建成”不等于投入使用。
我市在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加速建设
新学校大多位于岛外
图片
从方位上看,八成新学校建在岛外。顺便说一句,这是2021年的新建学校(项目),各区其实是没有可比性,因为有的区上一年度建得多,本年度建设项目就少,当然,一个趋势,新建学校在岛外居多。
02
要推进16所普高建设,提高普高录取率
上个月,《厦门日报》介绍说,市教育局表示,今年要全力推进16所普通高中学校建设,这是市委市政府顺应社会呼声,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普高的需求。
目前,厦门已经普及高中教育,即100%中考学生都有书读,其中56.7%就读普高,43.3%就读中职。不过,随着就学洪峰来到高中阶段,需要有更多普高学位来保持56.7%甚至更高普高录取率。
16所普高届时将提供4.1万个学位,其中公办14所(3.9万个学位),民办高中2所(0.2万个学位)。
市教育局今天下午说,4.1万个学位是未来五年要建设,目前厦门普高升学率56.7%。从增加学位数看,今年起厦门有望提高普高录取率,有消息说,2025年厦门普高录取率有望从现在的56.7%提高到63%以上,即初中升高中,100人中,63人️上普高,37人上中职。
市教育局还表示,与此同时厦门还要办好中职,老百姓对中职有误解,中职毕业生也可以上大学。
那么,16所普高在哪?
从《厦门日报》了解到消息是,大体是这些学校:
☑ 双十中学翔安校区高中部(明年建成,今年开始招生,先寄在校本部)
☑ 同安一中滨海校区高中部
☑ 外国语学校集美校区(今年秋季投用)
☑ 七所普高已经动工,预计2023年投用:
☑ 翔安浦园高中,位于环东海域新城安新城中路西侧、肖厝南路北侧、浦园中学东侧,要建设42班高中一所,可接纳就读学位2100个
☑ 同安仰正中学(高中),位于环东海域新城西柯镇,要建设42个班高中
☑ 华东师范大学希平双语学校(民办),位于湖里,也在去年年底动工
☑ 厦门实验中学新校区(年底开工)
☑ 集美中学新校区(年底开工)
☑ 国贸产业人才子弟学校(正在建设)
备注
以市教育局公布为准。
03
2所公办中职
公办中职也要增加招生人数。《厦门日报》此前报道说,同安职业技术学校和翔安职业技术学校新建和改扩建也在去年年底动工,其中——
☑ 翔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办学规模6000人,现在这所学校在校生人数是1600人;
☑ 同安职业技术学校扩建将新增学位5000个,办学规模从现有的4200人扩大到9200人。
翔安职业技术学校(效果图)
市教育局还透露,今年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和集美工业学校也计划扩建。
04
普职融通是啥意思?
据介绍,厦门要设立普职融通试点实验班,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从《厦门日报》了解到消息,普职融通指的是开设普高与职校的融合课程,无法适应普高学习的学生,可以适当学习职教课程,转换“跑道”。
每年都有学生千方百计上普高后,发现自己无法适应普高学习,也惊奇地发现:绝大多数中职毕业生不是工作,而是可以通过职教高考上大学。
05
加大培训机构整治力度
今年提出要创新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管理机制,实现对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资金的有效监管。
意思是,要把培训机构的学费管理起来。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开发资金监管平台,有效实现对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资金的全面监管。
06
近视率要降低
今年提出要实施亮眼工程,首次提出量化指标——努力实现学生近视率较2020年下降0.5或1个百分点。
“亮眼工程”包括跑操活动,课间轻眼十分钟,后者指的是课间下课的十分钟,要求老师要把学生带出教室,利用远眺、运动等方式让眼睛充分在这十分钟得到解放,以此达到眼睛放松。
07
提升午餐工程和课后延时服务水平
☑ 在午餐工程方面,以往是试点,今年要扩大学校午餐午休服务覆盖面。
☑ 在课后延时方面,今年要积极拓展特色服务项目,扩大课后延时服务参与面。
08
深化教师评价改革
绩效工资分配将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
在教师职称方面,完善教师中级职称委托评审机制,探索开展教师高级职称委托评审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