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官方网站报道说,25日教育部召开通气会,介绍近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
关于作业管理规定
在看教育部新规之前,
请大家心平气和地看看以下几点哦:
👉 这是针对小学和初中的义务教育的作业管理。
👉 作业有书面和非书面之分。
👉 要求小学尽量在校内完成的是书面作业,不是说不布置作业哦,还可以有非书面作业。
👉 学校减负,不是要把孩子推到补习机构,此次也对校外培训机构提出要求。
👉 不是说学生不做作业了,而是要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作业。
↓具体是这样↓
教育部官方网站消息说,2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会上表示,个别地方和学校仍存在作业功能异化、数量过多、质量不高、育人功能发挥不够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通知》明确要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并区别不同学段和年级作出了具体时间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对于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则不超过90分钟。
北京小学校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李明新指出,《通知》在作业的管理、设计、布置、批改上,不只给学校提出了明确要求,也特别给校外培训机构提出了明确要求,坚决防止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留作业,而且把禁止留作业作为培训机构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
此外,吕玉刚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时间管理能力。
学生写作业规定时间完不成咋办?
实际上,有的孩子写作业很快,有的孩子写得慢,以初中为例,该如何定义这90分钟?关于完成作业时间的安排经过怎样的论证过程?严控完成作业时间后,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如何在学生的课业与成绩之间达到平衡?
25日,在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有记者针对作业管理提出了上述一系列问题。
“大家可能注意到,这次文件中有两个字是‘平均’,学生平均完成作业的时间不是绝对的。有的学生需要多花时间,有的学生可能少花时间,这是有差异的。”吕玉刚说,作业设计也是非常核心的问题。《通知》明确要求提高作业的设计质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的、机械性的作业。
“首先,要求学生能够完成基础性作业。我们鼓励学校探索一套科学的、完善的、基础性的作业,充分发挥基础性作业的诊断功能。”吕玉刚强调,对完成基础性作业仍有困难的学生,老师要加强指导帮扶,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巩固知识,提高作业完成质量。
与此同时,吕玉刚提出,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适当布置拓展性作业,照顾到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这也是一种因材施教。“《通知》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怎么办,对学习有余力的怎么办,都兼顾到了。处理好这些关系,既要求学生完成规定的既定作业,又要保证学生的学业质量,实现作业和学习成绩、学习质量相统一。”吕玉刚说。
来看教育部的作业十条管理规定:
一
把握作业育人功能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各地各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二
严控书面作业总量
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三
创新作业类型方式
学校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四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学校要将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重点,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教师要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经常性组织开展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教师培训与教研活动,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加强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教研机构要加强对学校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与指导。
五
加强作业完成指导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六
认真批改反馈作业
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特别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有条件的地方,鼓励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
七
不给家长布置作业
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营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围,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与学校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督促孩子回家后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激励孩子坚持进行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不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
八
严禁校外培训作业
各地要按国家有关规定,把禁止留作业作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坚决防止校外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留作业,切实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九
健全作业管理机制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完善作业管理细则,明确具体工作要求,并在校内公示。学校要切实履行作业管理主体责任,加强作业全过程管理,每学期初要对学生作业作出规划,加强年级组、学科组作业统筹协调,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建立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
十
纳入督导考核评价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作业管理纳入县域义务教育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督导部门要将作业管理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督导检查和责任督学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各地要设立监督电话和举报平台,畅通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切实落实各项工作要求,确保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中小学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
昨天的新闻通气会也介绍《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对体育课的内容提出明确要求,要教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这是第一次对体育课提出了如此全面而且系统的要求。”
↓以下是要点↓
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二、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
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
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
高中每周2课时
有条件的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
三、保证体育活动时间
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
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组织开展“全员运动会”“全员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各级体育教研部门要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集体研学
适时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五、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严格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完善中小学生视力、睡眠状况监测机制
六、做好体质健康监测
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
七、健全责任机制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本区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具体指导工作,督促学校细化体质健康管理规定,积极推广中小学校选聘“健康副校长”
中小学校要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
八、强化督导检查
你认为老师布置作业过程中
存在哪些问题?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则不超过90分钟……这应该是教育部第N次提出书面作业完成时间。
不过,这次有点不一样。
这次是一个一揽子计划,
此前,教育部颁发了
中小学生睡眠、手机、读物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