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已经揭晓
福建作文写的是体育之效
几个意思?
怎么写?
教育部考试中心考后发布解读
《厦门日报》邀请厦门语文老师一并来解析
先来看作文题目
全国新高考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权威解读来了
考后,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解读。
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对体育素材的选取,重在帮助考生思考体育之于“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重要价值。新高考Ⅰ卷作文的材料选自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一文,该文是我国现代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代表性文献。
材料立足“体育之效”,说明体育与身体强弱的关系,赞扬体育精神,认识体育对人生的意义,引导社会重视体育,关注青少年身体健康,引导学生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中学语文老师点评
我们邀请福建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厦门一中语文老师钟斌来做解读。
语文考试结束后
吃瓜群众大吃一惊:
高考作文居然写体育?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钟斌认为:
体育的如约而至
完全不算意外之喜,实乃情理之中
钟斌说,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2019年12月,教育部考公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 以真情实景落实“五育并举”已然成为共识。
钟斌说,2019年全国1卷考的是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开启了“五育并举”的热点时刻。很多地区、学校的话题已经都是“体育”、“美育”一类话题,一度还有人担心太热了容易被回避,但今天还是如约而至。所以,他认为,关于“体育之效”和体验和思考,相信广大考生都能从容应对了。
要怎么写?
钟斌提出了一些写作思路。
第一,重视背景材料的真实思辨和逻辑要求 。本则材料隐含着“变和不变”、“强与弱”、“滥用与适度”、“自喜和自悲”等思辨内容;体现“个人和国家”的关联;写作时要尽力体现矛盾的对立和转化的逻辑思辨,甚至体现青少年体育不仅关乎个人发展,更是牵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的观念。考生们也可以立足体育之效,引申拓展到个人、群体、国家强弱之转化的道理也是切合题意的。
钟斌认为,“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这包含哲学辩证观,是考生在论证时需关注的重点。这种思想既体现了“强弱”二者内外部条件及行动策略的认识,也体现出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认知,可生发的范围很广,大到国际形势,小到个人生活领域,好的表述,必须把题目中的观点提炼出来,并结合自身实际,作出述论结合的阐发。
第二,要进入分析性写作层面。考生要针对生活中现实中存在的不重视“体育”、弱化“体育”、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等不良现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尝试基于问题解决的写作尝试,尽力解决真实问题。发现问题,多维归因,揭示本质,探究趋势,提出应对措施。有用的写作在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只有回应时代、关切自我、聚焦问题、解决困惑的文字,才是符合高考作文改革理念的好作文。
第三,尝试建构结构化思维思路。合理设置各分论点的梯度、深度。重点推荐层进式,可以兼融运用让步、校准、自我设问等推进逐层深入分析的结构。
第四,体现 “我"的体验和思考。材料明确提出“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没有注入个人体验的文章是没有感染力的。考生如果能结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参与体锻强身的亲身经历和切实体验,思考体育好人个人的全面发展的联系,就可能写出与众不同不落俗套的好文章。
第五,呈现亮点,适度炫示。你打算在什么方面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文采?深刻?答案是:可以用合理的炫示,符合阅卷老师心理的可行方式。
那么,什么是合理的炫示?
钟斌认为,高考倡导的是“经世致用”的有用之文的写作,倡导基于问题解决的交际应用文体的写作,倡导文从字顺、朴实自然真挚的文风。相反的,反对“以只言片语的点缀为华丽,以晦涩混乱为深奥”的错误观念。
换句话说,高考写作考查的重点,应由关注考生的作文语言是否华丽、词句是否精彩转变为作文是否能有效地表达考生的思想情感,是否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刻恰当的具体分析,是否能对其观点进行逻辑论证等。
钟斌介绍说,6月2日上午召开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1)》(绿皮书)。绿皮书中有一句话,语文老师应该给每个考生强调:“高考作文评分理应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文风,而不是鼓励生僻晦涩、炫技式的语言表达。”明眼人应该很清楚,这话是针对去年高考浙江省的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发的巨大争议提出来的。
据好事者统计,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有14个生僻字词,如“嚆矢、祓魅、玉墀、祓除”等,引用化用了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太尔、柯希莫等哲学大家名言或典故。
一句话:说人话,让别人看得明白,别太装。
第六,树立公共写作的理念,体现真诚的对话意识。作文虽然没有显性的交际语境实用文体的要求,但相关的问题意识、对话意识还是必要的。我们鼓励考生在具体语境下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可以对写作者进行身份预设,还可对读者身份进行预设,突出对话交流的“针对性”,尊重读者“他”的感受和认同,体现同理心和共情意识。
怎么写好?
钟斌认为,就本次作文而言,写好真的不容易。如果想要写得有深度,不能就事论事,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重智轻体”这一高度来认识我们今天应试教育的弊端;可以从青年学生的身体健康,拓展到国家的长远发展角度讲培养人才的全面发展观,“健康的体质,健康的国民,才有健康的中国”。
他认为,这类近似时评写作,只要讨论的问题和体育教育有关,都是切合题意的,材料要全面考虑,不必拘泥某一句话,往年考生常犯的离题偏题错误,今年就不必杞人忧天了。
上午
日报君第一时间发布高考作文题后
评论区的小伙伴纷纷高呼
“这作文题可不就是觉醒年代嘛”
电视剧《觉醒年代》是2021年最火的国产电视连续剧之一。电视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
还有不少网友发现《觉醒年代》元素
出现在了多地的高考作文题中
“青年”“作为”“理想”都成为了高频词
这与《觉醒年代》很多台词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