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
一则北京师范大学声明刷屏
声明说↓↓
北京师范大学与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于2011年签订合作协议,共同举办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经与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友好协商,双方决定正式终止合作。自公告之日起我校收回“北京师范大学”品牌。
北京师范大学官网截图
北师大同时终止与三地合作
这份声明发表在北师大官网,在同一天,北师大宣布还终止与常州市钟楼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的合作。
学校已经更名为
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
很少人注意到,上月中旬,《厦门日报》一篇题为《一校五区和美与共 阔步迈向优质均衡》,某种意义上已经官宣此消息, 文章指出,海沧成立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教育集团。
也就是说,“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已经更名为“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而且成为一个教育集团,下有未来海岸校区、京口校区、体育中心校区、嵩屿校区、思齐校区等五个校区。
图片来源:厦门海沧北附学校教育集团微信公众号
那么,
北师大和海沧的合作关系为何会终止?
这将给学校带来什么影响?
且听分解
为什么终止合作关系?
招考君了解到的前因后果是:
2003年5月,海沧区政府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创办了区属公办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以下简称“北师大附校”),由海沧区人民政府全资投入建设。双方在2011年续签。
2020年9月30日,海沧区与北师大合作办学协议到期。北师大方面表示:根据国家政策导向,未来北师大合作办学资源将倾向中西部教育资源薄弱地区,扎实推进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而对于北师大海沧附校此类合作办学“典范校”,北师大有意在合作到期后,交由地方政府独立管理。
在此背景下,北师大和海沧区协商后决定:合作到期后,学校不再冠名“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
失去“北师大”光环
对学校有何影响?
这几天,
一直有人问,没有“北师大”的大牌,
会对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产生什么影响?
这要从学校的“前身今世”说起
2003年5月,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创办后,北京师范大学委派校长及部分校级干部,对学校办学全过程予以专业引领和支持。在双方的努力下,北师大附校办学成效卓著,已成为海沧区乃至厦门市的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家长的信任。
不过,也因为学校办得好,2012年起,北师大已经逐步撤出管理团队。2014年,现任校长蔡稳良作为引进高层次人才入编海沧教育后,北师大不再委派管理人员到附校任职,至此,北师大附校已完全实现独立自主发展。
换句话说,某种意义上,从2014年开始,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已经“单飞”。
图片来源:学校宣传片截图
厦门市海沧区北附集团和北师大
还有“关系”
从招考君了解的信息来看,在国家政策背景下,北师大终止和海沧合作办学,但是,双方并未分道扬镳,而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展开合作。
上月,《厦门日报》的报道指出,未来,海沧与北师大深化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通过项目导入优质资源,譬如说,通过自主线上研修、集中远程研修、校本研修、研修反馈等不同阶段,为新任教师在专业发展的第一个关键期迅速找准发展坐标,并尽快融入北师大品质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
此外,厦门市海沧区北附教育集团还将继续依托北师大等教育教学及专家库资源,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深入开展教师培训,不断提高师资水平。
观点
合作办学最终是为了不合作
北师大终止和海沧合作办学的消息传出后,虽然令人吃惊,但是,从目前反应看,还算平稳,有人说,学校还是学校,老师还是那些老师,“美女改了名字还是美女,并不会改为翠花就成了丑女”。
应该说,“傍大牌”合作办学,在某种历史条件下是必须的——2003年的海沧教育,的确是需要注入北师大这样的大牌,让新学校在高起点办学。
但是,所有的合作办学最终目的是为了不合作。这不是说要“过河拆桥”,而是学校办学不能一直只凭借大牌的“仙气”生存,只有接地气才是王道,无论是多大牌的合作者,学校也必须根据当地生源、文化等等来寻找合适自己办学之路。
用大白话来说,衡量合作办学是否成功,还是要看是否能单飞,从名校中汲取营养,让自己有造血功能,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品牌。
当然,也并非说这种合作办学的终止对学校没有任何影响。从目前看,最大考验是家长,还是有部分家长“情人眼里出西施”——一样的学校,一样的老师,但是,因为有了大牌光环,家长往往觉得它不一样了,事实上,它还是它。
期待
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