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莹是杰出的外交家,支持她当下届外长的进来挺一挺。
从她当驻英国大使,给金融时报等写稿开始,我们就逐渐熟悉起了这位当代少见的有智慧、有勇气、有机敏、有度量的女外交家,这一次,她接受德国老牌右派反华反共媒体,明镜周刊的采访,在采访者有预谋的挑衅、圈套和无礼行动下,讲出了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的脊梁,中国人的理智,中国人的自信。
这样的人,不当外长,简直就是国器之伤。
1.外交官傅莹,,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英国肯特大学国际关系硕士研究生;中国职业外交官。曾任中国驻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大使,是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驻大国女大使。是继龚澎、王海容之后,新中国为数不多的女性副部级外交官…… 2.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傅莹。
傅莹,女,1953年1月出生在呼和浩特市,蒙古族。[1]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
傅莹的的父亲阿民,是蒙古族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的学生,曾官至新中国内蒙古军区宣传部副部长。16岁时,傅莹就响应号召,到内蒙古的一个农场进行劳动。1970年,傅莹进入当时的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站工作,并开始自修高中课程。三年后,她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到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并选择第二外语为法语,后又学习罗马尼亚语。
编辑本段
个人履历
197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1985-1986年在英国肯特大学深造,获硕士学位。
1978-1982年任驻罗马尼亚使馆随员。1982-1990年任外交部翻译室三秘、二秘、副处长等职,承担国家领导人的翻译工作,参与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和平谈判。1992-1993年参加联合国在柬埔寨的维和工作。
傅莹1993-1997年在外交部亚洲司工作,任副处长、一秘、参赞等职,主要负责亚洲多边合作和东盟事务。
1997年出任驻印度尼西亚使馆公使衔参赞。
1998年出任驻菲律宾大使。
2000年出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参与推进中国与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朝核问题斡旋和六方会谈。
2003-2007年3月任驻澳大利亚大使。
2007年4月-2010年3月任中国驻英国大使。
2009年12月任外交部副部长[2]。主管欧洲地区事务、涉港澳台外交事务和翻译室。
爱好阅读、艺术,喜欢体育运动,打高尔夫和网球。
丈夫郝时远,民族学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有一女儿。
1992至1993年间,傅莹参与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就有关解决“柬埔寨问题”的谈判工作。
外交部亚洲司司长期间,经历了东帝汶危机、阿富汗战争、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等事件,并参与处理朝鲜半岛核问题、积极推动六方会谈。
在澳大利亚担任大使期间,经历了悉尼领事馆政治参赞陈用林、以及原天津市国安局工作人员郝凤军等人的叛逃事件,努力消减这两起事件给中国造成的负面政治影响,并积极推动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双边关系。在2008年西藏骚乱发生后,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在英国受阻,傅莹以中国驻英大使的身份在英国《每日电讯报》撰文,对示威者试图夺取火炬的“暴力行为”加以谴责,并抨击西方传媒企图把中国“妖魔化”;同时,她还警告“中西间了解的鸿沟愈来愈大”;而中国则更需要“保持耐性”,“等候世界了解”。
六方会谈:2000 年4月,傅莹奉调回国,出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是该司建立以来的第二位女司长。此后四年,傅莹经历了东帝汶危机、阿富汗战争、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等事件,并参与处理朝鲜半岛核问题、推动六方会谈。在此期间,其外交才干更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其中,傅莹尤以推动促成朝核六方会谈受人瞩目。
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自2002年10月以来,朝核问题再次突出,导致半岛局势紧张,也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为了推动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中方邀请朝鲜和美国来华举行北京会谈。中、朝、美三方会谈于2003年4月23日—25日在北京举行,时任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的傅莹作为中方代表团团长与朝鲜外务省美国局副局长李根、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率领的代表团进行了会谈。在三方会谈上,傅莹明确表示:中国期望通过对等和平的方式来解决朝核危机。最终,在这次会谈中,三方团长把手握在一起,各方同意,通过外交渠道,就继续会谈进程保持联系。这为后来的朝核六方会谈奠定了基础。
1992年-1993年,她参与了联合国五常任理事国关于解决柬埔寨问题的谈判,经历了难得的一次外交锻炼。傅莹1993年从柬埔寨回国后一直在外交部亚洲司工作,先后担任综合处处长、亚洲司参赞,主管综合调研、东盟事务、亚太安全等。1997年调任中国驻印度尼西亚使馆工作,出任首席馆员公使衔参赞。
1998年11月,傅莹被江泽民任命为中国驻菲律宾第八任大使。她成为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也是中国最年轻的女大使。
《民族画报》记者巴义尔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上任前,傅莹走访了许多单位,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材料,并专程去山东德州参观了苏禄国东王墓。明朝永乐年间,菲律宾古代国王苏禄访问中国,途中病逝于德州,明廷将其厚葬在德州,该国王的妃子和两个王子等十余人留驻中国守墓,并与明廷调拨的回民通婚繁衍。傅莹在这里感受到了她赴任后对发展中菲两国现实友好关系所必须作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