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建设前,厦门就是前线
陈养坤 联发集团品牌与客户关系部总经理
没有伟大的建筑,但却适合生活
周兴毅 泉舜集团有限公司 编辑部主任
作为79级的厦大学生,陈养坤对厦门的了解恐怕不输老厦门人。
1979年,在漳州平和县长大的陈养坤考上厦门大学。用他的话来说,当时厦门给他的印象就是六个字:城市、前线和滨海:“对于一个从山沟沟里走出来的孩子来说,厦门有像样的街道,有汽车,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城市———虽然这个城市在当时其实非常小。”
在特区开发前,厦门作为离台湾最近的城市,布满了严密的封锁线。据陈养坤表示,当时从湖里山炮台往东,一直到现在会展中心地段,全是严密的封锁线。“曾有同学私入湖里山炮台,被士兵盘问了许久。经历过那个时代,才会知道‘前线’这两字的意义。”
据陈养坤回忆,厦门腾飞前,特区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一丝新鲜空气已慢慢渗透了整个厦门。“上世纪80年代要是有人去香港或者上海等地方探亲,带回的丝袜、万金油都能让周围的人好一阵羡慕。后来的阔腿喇叭裤、超大太阳镜等东西更掀起了一阵潮流。”
1993年后,邓小平南巡讲话所带来的效应真正显现:基础工程建设大规模展开,厦门进入了真正的腾飞时期。“厦禾路整治、环岛路整治、筼筜湖整治、海沧大桥建设,这些城市基础设施的全面铺开对厦门经济腾飞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同时,政企分开、企业放开步伐,也诞生了一批当时誉满全国的电子企业。2002年之后,厦门经济的平衡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时的基础。”陈养坤表示。
不过,同许多城市发展的路径不同,在陈养坤看来,厦门近20年来的发展并非是急功近利的———政府在进行全面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下,还特意为市民留下许多公共休闲空间,而这也正是城市魅力所在。江头公园、湖里公园、忠仑公园、金榜公园,这些寸土寸金的地段并没有被规划上满满当当的建筑,而是全数留给市民们。
“这种人文关怀,成为了厦门吸引外地人的有力法宝。现在,我有空就喜欢驾车到环岛路、东屏山庄一带。随兴停车,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那种感觉非常美好。”陈养坤表示。
周兴毅在厦门的这十年,恰好是厦门特区建设发展最快的十年,很多新区的发展,甚至只有三五年光景,但改变却是翻天覆地。
由于工作的原因,周兴毅对海沧区和集美区相对更为熟悉。而这两个地区在最近短短几年中的巨大变化,也让他感受最为深刻。
2004年,泉舜集团就在海沧开发商品房,那时的海沧,虽然已经有了海沧大桥,但从东渡隔岸望过去,海沧沿海一带依然是大片低矮的民房,杂乱无章。唯一例外的只有靠近嵩屿的未来海岸,那里才有些现代城市的痕迹。但是后来,随着中骏·海岸1号、蓝湾半岛、海晟维多利亚,以及泉舜·滨海上城等高层建筑的拔地而起,海沧沿岸从此有了壮阔的天际线,并且这天际线还在不断延伸。
2007年,泉舜集团转战集美,开发泉舜·泉水湾。当时集美大桥尚未通车,项目周边也尚在建设中。“泉水湾一期动工时,我们半夜过去,那边根本就是漆黑一片,但是你再看现在,从集美大桥过来,泉水湾这一带的夜景是最漂亮的,简直是天差地别,而这仅仅用了3年时间。”周兴毅感慨地表示,尽管城市面貌的改变仅是特区30年建设成就中的一部分,但带给老百姓的感受,却最为直观和深刻。这座城市,的的确确发生了沧海桑田的改变。
不过,周兴毅也认为,厦门不同于其他的发达城市,在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并未流失掉原有的城市底蕴和城市性格。如今的厦门,一种类似于悠闲泡功夫茶的生活心境,以及慢步调的生活节奏,依然存在于这座城市的骨子里。这种其他城市少有的从容不迫和悠然自得,在现代化的钢筋水泥中,散发着温润的气息,愈加动人。
“没有伟大的建筑,但却适合生活。”这是周兴毅对厦门的评价,“十年前它吸引了我,十年后它依然吸引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