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惠民大叔公益平台
微信关注
  • 当前位置:资讯中心厦门教育厦门研学旅行指南 → 详情页
      快速交流可加微信:ixm007(已有3万厦门家长关注我,非官方积分入学免费咨询公益平台)
    闽南☀古镇安海的安平八景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雷琼  来源:闽南古镇  
    发布时间:2014-09-24 15:45:43

    安海八景,形成于明代,《安平志》中保留了明清安平(安海)诗人吟咏“安平八景”诗数十首。
    文化古镇安海的“安平八景”形成于明代,《安平志》中保留了明清安平(安海)诗人吟咏“安平八景”诗数十首。在这些同题诗咏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安平风光胜迹图。查阅《安平志》中关于“安平八景”的记载、说明,有的景说明很好,但也有过于简略,甚至有误,存在不少疑点。如今我重读《安平志》,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历史知识来感悟故乡的景物,并提出一些不成熟的见解。
    导读:
      “东海晴光”海水从海门流至石井江进入安海湾,聚集各处的商船,天高云淡的日子,登高一望,海面犹如千里平湖,水天相接,浮光曜金,蔚为大观,令人心旷神怡。在古代安海人看来,“九十九湾”风光一点也不亚于浩瀚的大东海。清代黄帝赉诗云:“海门滚滚浴清晖,波静随阳镜里飞”,道出了其中真意。

      “西畴春晓”水流自南安柏峰山出九溪龙潭,经溪尾洋而入安平西郊的田野,西面诸远山森耸苍秀,环绕相映,春和景明,南山倒景,十里之间,如画屏列障。光浮水面,人游其中,如图画中行。好一幅牧歌式的田园诗!“西畴”在今西安村东安福桥一带。西安村头一座侨建“大厝”的门楼匾上就写着“西畴春晓”四个字。清柯敦圃诗云:“自是晨曦耕插后,儿童相次欲驱牛”,描绘了农家乐的情趣。

      “鸡峰耸翠”在安海南向隔海对山,即水头镇鸡笼山,这座小山圆静秀特,遍山尽树松柏。远远望去小巧玲珑、青翠可爱,好似架在五里桥的尽头。清代柯敦圃诗云:“耸得层峦积翠间,安平外障是鸡山”,说的就是这个对岸风景。

      “象鼻拖蓝”熊岭诸山沿东南迤逦而行,至象陷山蜿蜒十里,从安海隔海望去,山形真像一头大象伸长鼻子,势奔入海,陷入海门。因山色如蓝,故名。这座“伏象山”,小时的我看去一点也不像,不知所云。后来随年岁增加,有一次隔海远眺对岸群山轮廓时,突然发现一头惟妙惟肖的“大象”,伸着长长的鼻子,大半身已陷入海中,这就是“象鼻拖蓝”!我激动得几乎叫出声来。明代黄伯善诗云:“襟江老象化为山,掀鼻蜿蜒石井湾”,生动地点名了它的特征。

      其实,在这“四景”中,真正位于今安海镇范围的,只有“西畴春晓”一景,其余“三景”均在鸿江对岸的今南安水头、石井一带。有人说,这是因为古时安海的辖地很广,包括今“下南安”一带均属于安海管辖,此说可能不确。这应是古人发挥丰富的想像力,采用“借景”手法,把隔江海相望、天天进入安海人视野中的“对山”倒影天然美景,自然而然地纳入了“安平八景”中,而不管其地归属谁。使得远在天边的美景变成近在眼前,大大丰富了安海的风光名胜。

      “安平八景”中的人文景观也颇有特色,均系安海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物。

      “双桥跨海”安海原有东西二座长石桥。西桥即安平桥,起自白塔,横跨鸿江,至南安水头,全长五华里;东桥即东洋桥,起自黄墩,横跨东埭洋,全长三华里。二桥相距各数里,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双桥跨海奇观。到了明嘉靖年间,因筑城乏石砌,拆毁东桥建城。东桥毁后数百年间多次重修,恢复了往日的奇观。惜又毁于1968年兴修水利的热潮中,仅剩桥头一段不到40米长。如今,只有安平桥名满天下,“双桥跨海”已名存实亡。清代柯敦圃诗云:“为说绵长夸第一,鳌梁相对亦名标”,显示出安海人的豪迈气派。

      “二塔凌霄”安海旧有东西二塔,分别位于东桥头东塔寺前和西桥头西塔寺前。登塔远望,目极天外。远山近水,市井人家,皆在眼前足下。可惜东塔“龙兴塔”毁于清康熙34年(1695年)。只剩西塔“文明塔”巍然独存。十余年前安海曾有人提议重建东塔,以恢复旧观,但无人响应,至为憾事。其实按安海的财力完全有能力重建东塔。清柯敦圃诗云:“宝塔层层两处攒,巍峨相对在斯安”,道出了当年安海人的自豪感。

      “石井书香”安海石井书院,始建于南宋嘉定四年,系朱熹过化之地,历宋元明清数百年,诗书传世代愈远愈香。后改为朱文公祠。每年春秋二祭,仿府县祀仪。现为安海历史文化活动中心,有多种民间社团组织设于此。柯敦圃诗云:“温陵理学开安海,泉郡黉宫铁券题”,说明朱子“过化”的功劳。

      “天竺钟梵”即安海龙山寺观音殿,古名“天竺寺”。寺前竖石坊,正面刻“龙山宝地”,背面刻有“天竺钟梵”四字。寺内供奉千手千眼木雕观音。山门有四大金刚,大殿东西有十八尊者,及两廊僧房数十间。后殿供三世尊佛。据传龙山寺钟声可传十里。清代黄帝赉诗云:“古刹长留千手眼,龙山第一旧风光”,道出了其中的特色。

      “安平八景”中的人文景观突出了安海的长桥、古塔、儒学、佛教的特色,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访古探胜、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

      天竺钟梵(安海八景一)
     
      龙山寺,又名天竺寺,在我镇型厝村北面,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入山门,华表屹立,上刻“天竺钟梵”四宇,晨曦映石,白石生辉,加之寺里钟声萦绕空际,自有一番古刹风味,不愧为安海八景之一.鸟儿不曾在此石坊上下粪的传说,更让古刹增添神秘色彩.

      要领略“天竺钟梵”之美色,还须到寺里观赏.沿阶而进,寺内是两座庭院,宽敞、清雅.正殿前两根石柱镌刻着一对腾跃飞龙,盘旋而上,中奉千手眼佛,是就一株古树雕刻而成.层次清晰,生动自然,统一中富有变化,变化中又有主体.木雕艺术造诣高深,富有历史和艺术价值.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题有“通身手眼”.清人柯敦圃《天竺钟梵》诗云: “巍峨梵宇壮奇观,天竺钟来在我安.晋代兴基隋建庑,龙山筑地凤为冠.通身手眼樟雕像,满庙馨香佛建坛,为说乌蜂平倭寇,百千礼祝众心丹.”诗篇明示寺宇的沿革,表达人们平倭寇抗外敌的意愿.目前在世界各地有400多所由安海分支传衍的龙山寺。

      近年来由于华侨及乡亲重视文物,集资修复,翻建龙山寺,从寺门外放生池至前、后殿并东、西厢都修葺一新.总体结构更加宏伟壮观.十年前,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书“龙山寺”匾额,为古刹名胜增辉添彩。
    黄燮诗曰:一百八声玉漏迟,忽从高阁下茅茨。浮生未悟西来意,真觉空临夜起时。漠漠寒烟浮月淡,迢迢兰若白云滋。千年欲识如来语,静听鲸音有所思。

      石 井 书 香(安海八景 二)
     
      “石井书香”,指位于安海鳌西的石井书院一一朱子祠.这是能令人引起悠远思绪的地方,作为安海八景之一,更是别具韵昧,朱熹之父朱松,宋绍兴初任石井镇监.这里所谓的石井,就是现在的安海镇,朱松在安海施教理学.安海长者黄护在镇西鳌头境捐建一所镇廨(官舍),并于廨畔筑一所鳌头精舍作为朱松讲学的地方.整头精舍就是后来石井书院的前身.朱熹是朱松的儿子,绍兴21年投同安主簿.在同安任内,他经常在泉州所属各地游览、讲学.由于朱松曾在安海任职,使朱熹对安海更有特殊感情,故经常来安海讲学.清人伍常诗云: “狉獉民俗叹愚蒙,文教开先重赖公。堂辟四斋宏讲学,书香石井仰清风.”乾道间.朱熹的学生傅伯成为感念朱氏父子对安海昌学兴教的功绩,就蟹头精舍辟建二朱先生祠,后泉州郡守指派朱熹的儿子朱在任镇监并主持建石井书院.

      作为文化古镇安海的标志石井书院,历尽沧桑.现在书院的门台、大殿以及四廊庑舍仍存,后殿朱祠虽废,遗基尚在.有些散埋在周围的碑文石刻还依稀可寻,引人遐思.

      更有一说, “石井书香”是指安海金厝三房内一口古井中,有宋代名儒朱熹书写的石碑,水清时可以看到“石井书香”四个字,特此存疑.

      儿时曾到安海公社(朱祠遗址)后院嬉玩,记得当时有庭院几许,走廊青翠映目,旁边有个亭子,亭子周边松柏劲绿。现在想起。儿时嬉笑声悠然在耳。
    黄伯善诗曰:吏隐当年聚讲堂,至今草树亦文章。传经已作枌榆社,省觐遂成桑梓乡。云彩天光新栋宇,小山丛竹旧宫墻。青衫脫却出门去,莫党鹅湖改紫阳 。

      鸡 峰 叠 翠(安海八景 三)

      “鸡峰叠翠”即人们于安海眺望南安水头鸡暮山的耸翠美景.明代时,它已是安平秀丽的自然景色,人们称之为“鸡峰耸翠”.清朝,它仍是安海之胜景,但改称为“鸡峰叠翠”.据《安海志〉记载: “鸡暮山,在南安三十九都,今水头、山前之间.相传昔有金鸡飞止其上,至暮飞去,故名.又其由不甚高耸,四面圆净秀特(光秃秃犹如圆鸡蛋).文星(土公今称师公)有谶曰: “鸡山青,溪水平,金锁断,状元迎,”其后遍山尽长松柏,欲应谶语.使其更富神奇的色彩,但也足以说明“鸡峰耸翠”有其悠久的历史,古时候,它早已是安平地区的闻名胜迹.

      如今,鸡暮山虽不是遍山松柏,但还是一片苍翠.傍晚,人们于安海空旷之处举目西眺,便可看到一种异常瑰丽的景现;夕阳的余辉洒于鸡暮山上,映在安平古桥的尽处,于是,蓝天,碧水、红云,绿树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苍穹开阔,山河美丽之情,心旷神怡,饶有情趣.

      改革开放给晋南大地带来无限生机,安海,水头经济飞跃发展.鸡暮山脚,繁荣昌盛,热闹非凡,四周诸多工厂企业环绕,新辟街道,市场繁荣,直逼山麓,周围几条公路上,各种车辆,数以千计,络绎不绝,东面安平开发区正在大规模建设,一幢幢现代化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安平桥畔将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区。

      站长语:经济发展可喜,环境保护勿忘。记得法国一位历史学家来50年代来北京曾经感慨地说过:“我们目前有的以后你们也会有,你们目前有的我们以后不会再有。
    黄伯善诗曰:雪山曾记暮鸡鸣,浮出咸池旧不青。圣世衹今多雨露,海壖到处被春荣。老松苍郁徂来干,细草离披玄圃茎。江上数峰能见梦,芳菲此际为谁生。

      象 壁 拖 蓝(安海八景 四)

      象壁拖蓝,指在鸿江海口远眺东南群山及石井江面,那里海连山,天接海,天海山一线,故名.安海石壁诸山巾有熊山,东南迤逦而行至象陷,婉蜒十里,原野平旷,峰峦林麓,碧树环绕着村庄,炊烟缭绕.春夏相接,稻麦交秀,宝珠似的银湖碧波粼粼,秋冬百果飘欣着醉人的芳香,显露了晋南大地特有的风情.倘若春夏之交,或夏水秋初,在风和门丽、清朗少云或而后初睹的天气里,但见鸡笼山、熊山、鸿山,象陷山、欹臀山……·成为一道天蓝的画屏,而石井江面捷蔚蓝的天空,水天浑然一体,美不言状。此情此景,曾引起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的诗兴留不下少描写象壁拖蓝的诗篇.明代乡贤黄伯善有诗赞口: “襟江老象化为山,掀鼻婉蜒石井湾.绕紫欲奔吴卒燧,拖蓝似洗越钩癜.马卸当路谁能近,魅出波心亦遽还.卒舞驾车驯伏后,帝救来守海门关”.而清代文人柯敦圃在咏绘象壁拖蓝作丁这样描写: “郊外迢迢现远岚,陷形象壁也拖蓝.浑如行齿流青满,宛似前身带翠酣.树接鸿山朝雾湿,址分雉堞夕削涵.千年驯伏容还在,环守西方势向南.”

      观景时,一定要加上丰富的想象力,不然的话,只见绝壁一面,却分辩不山那里是象壁拖蓝景观,而时令不同,景象自有不同的变化,甚至顷刻之间会闪现出绝好的美景。请看清人黄燮的诗作:“天际迢遥象壁幽,高蓝宛结古江头.晚来元气伤心碧,巧染天工接地浮.春霁不妨微带雨,月明长是半含秋。百年留得形容净,芒履蓑衣合上游。”诗人对象壁拖蓝的淋漓尽致的描绘,跃然纸上,真是匠心独运,令人百读不厌。

      明代诗人黄帝赉“湖水南萦石井冲,鳌山北绕晋江封.翠岚轻罩寰中树,苍霭常浮天外峰.万项寒光拖碧练,众川潋滟隐黄龙.海门翌翌孤城壮,何况秦关百二重.”的诗章,真使你流连忘返。历史的变迁,如今已成历史的胜迹.代替它的是密密层层的楼房,一派繁荣景象,群山更显神奇、俊秀.游人的脚下,蓝绿的江水,游泳的健儿,船帆分红白,木排如长龙.真比图画美,意比诗浓.再看五里桥畔,安平开发区,那热火朝天的场景,更让你陶醉其间.可以预料—旦五里桥游览区的亭、台,楼、阁建成之后,与外发区的海上乐园、别墅建筑群体以及园林景点融为一体,到那时,你再来一睹“象壁拖蓝”的芳颜,你就会读懂.

      后话:记得儿时(20年前大约9岁)曾与玩伴经农贸市场,穿过一片甘蔗园,来到一座小石桥,小石桥是在一个乡村里,那里树荫下鸡鸭争食,路上白鹅迎客,小石桥那边的路旁边石壁高耸,据说再走下去就是石佛寺,但要走很久,遂折道往南,许久来到海边,那里海面宽扩,旁边有2只小船,海风微微徐来,附近有山的倒影在海面上,随波荡漾,影子被拉得长长的。幼时所见的此处景观应该离传说中的象壁拖蓝不远。
    黄燮诗曰:天际迢遥象壁幽,高蓝宛结古江头。晩来元气伤心碧,巧染天工接地浮。春霁不妨微带雨,月明长是半含秋,百年留得形容净,芒履蓑衣合上游。

      二 塔 凌 霄 ( 安海八景 五)
     
      安海镇区南部原有东西二寺,寺前各有塔,东西对峙.登临塔顶,目极天外,烟市鳞叠,皆在足下.明代文人黄帝费瞥作诗咏二塔凌霄: “觚棱海角两相连,峭级危栏俯碧川.佑圣长依宫爝焰,文明曾记塔灯悬。晴开海国万方仰,驭转乌轮—柱先,脚蹑层层随步上,却疑人在九重天.”

      东塔,名曰“龙兴塔”.南宋绍兴二十四年癸酉(1153),泉州太守赵令衿造东洋桥成,乡人浙西转运使高惠连之后高仕舍地七亩造砖塔于桥头,曰, “龙兴塔”.其塔高准西塔,大倍之,腹大丈余,下层无级.左有昭惠庙,右慈济宫,后皆废.塔历年既久,风雨震暴,砖石剥落已甚,至万历三十四年丙午(1606),塔尾坠,里人黄陈二氏醵金修理,铸葫芦尖以贯其顶.康熙三十四年乙亥(1695)四月二十日大雨,至五月初六辰时塔尽坏.从史料看,东塔倒塌迄今已历二百九—十八年之久,诚为可惜.东塔遗址(当在灰窑东北角),如今其四周,已由高楼大厦所代替。

      西塔,名曰“瑞光塔”。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壬申(1152),里人以造桥余资造砖塔于西桥头,曰:“瑞光塔”。后易名“文明塔”,俗称“白塔"。其塔呈六角形,共五层,高八丈余,径阔三丈余。每层均有六个塔檐,如雄鹰振翼欲飞。塔顶有一巨形葫芦,指向蓝天。旁西塔寺今已废。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柱国太傅礼部尚书黄汝良倡修塔。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重修塔尖。

      “安海向是福建人文荟萃之区,代有才人。”明代登进士者21人,乡榜71人。唐宋时最著名的有名臣高惠连之殉宋难,直臣有安连济,理学有柯国材等。名溢古今者,有王慎中,乃明代二百年中杰出之才子。清代也有名噪一时之人杰,称雄于文苑艺林者,如黄物备之博古洽闻,黄居中之好学而藏书六万卷,蔡襄之词章,黄贞字之耿介旷达,黄伯善之孤标正洁。由是文风蔚起,儒彦辈出。故自明嘉靖九年(1503)至清道光十一年(1831)先后就有十四名中式乡贤点塔灯。是故,白塔,诚为瑞光耀彩,文明启运之塔也。清代诗人柯敦圃曾作诗咏塔曰: “宝塔层层两处攒,巍峨相对在斯安。瑞光壮采疑栖凤,佑圣奇观欲舞鸾。势耸桥头星可摘,晕悬海口月为端。只今惟有西铃响,东址无情剩废峦。”新中国成立后,每逢庆典,辄张灯结彩,成为“文明”“升平”的象征。如今,倘若你登塔极目远眺,北面是繁华的安海市区,西南则是“飞虹”的五里桥,更有碧波浩淼的鸿江横渡。真个是明人黄伯善笔下的“半空楼阁翠重重,万井烟花眺望中”之景象,看了令人心旷神怡。
    黄燮诗曰:沧海何年二塔崇?古苔蒙宇上穹苍。风烟暗触蛟龙舞,星月晴分玉翠涼。似有仙人来掌上,遥伶行客认家乡。衣冠大地他时赋,错落天花人籁长。

      双桥跨海( 安海八景 六)
     
      安海旧有东西二桥.西桥横截西埭,跨南安之三十九都鸡暮山,东桥横截东埭,跨十都之宋埭.二桥相对,可以往来渡涉.而今虽各建水闸,不能舟渡,但双桥跨海最色壮观,令人赞叹。

      西桥,就是安平桥,又名五里桥.数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称.西桥位于晋江安海镇和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埭上,建于宋代绍兴八年。该桥的构筑全用花岗石平构而成,桥面用又宽又厚的大长石条铺成,据说,这些巨于,多从咫尺遥对的金门岛开采海运而来的.安平桥历来被诗人词家冠以“卧龙”、 “飞虹”等壮丽的称呼.山于年代久远,山移谷变,海上桥几乎成陆上桥.安平桥属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1980午至1981年,中央和地方政府拨下巨款,对安平桥进行修复.大部分恢复历史原状,并在桥下开渠引水,让桥下水波荡漾,令人看了心旷神怡,古桥也焕发了青春.1991年6月,安平开发区于安平桥畔举行开工典礼.现在,站在桥上观看桥南安平开发区那热气腾腾象令人心潮起伏.如今,泉州市人民政府与泉州市安平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开发安平旅游区意向书”.据了解,安平游览区拟建“水映天心”, “古桥览胜”、 “泗洲夜月”、 “平桥霞起”四个景区.不久,五里桥畔将成为游览胜地.那时,安平桥一带,将是一派繁花似锦、风景如画的繁荣景象.

      东桥,在我镇黄墩村前.明嘉靖年间,里人知府柯实卿拆东桥石筑城时桥废,以后,清代几次有兴,有废又兴.宋人赵令衿《咏东洋桥》诗云:“为问安乎道,驱车夜已分.人家无犬吠,门巷有炉熏.月照新耕地,山收不断云.梅花迎我笑,为报小东君.”东桥畔幽雅景象历历可见.而今,东桥畔入夜灯火辉煌,与宋人诗中相比,更别有一片繁荣景象.东桥虽无西桥那样建筑宏伟,而“双桥跨海”的胜迹,却是安诲人的骄傲.

      “安平自古筑双桥,跨海鸿江压水遥.”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双桥焕发青春,到处呈现优美壮丽的景观.
    黄帝赉诗曰:安海旧传九曲川,双桥横亘海城边。盘空宛转金鳌壮,绝岛崎岖玉练悬。潮分树色东西嶂,人在水心上下天。千古论功歌赵守,长虹遥对锁村烟。

      西 畴 春 晓 ( 安海八景七)

      “西畴春晓”早在明代时已是安平八景之一.据《安海志》记载:西畴,水自南安柏峰山出九溪龙潭,经溪尾洋而入曾韦埭以至西四埭,水路遥远,历七、八两都,西路诸山森耸苍翠,环绕相映,春和景明,南山倒影,十里之间如画屏列幛,光浮水面,人游其中,如画图中行…….不难想象,其时,西畴的自然风光绚丽优美,西畴的春晨景观更是秀丽奇瑰,令人陶醉.历代安海的文人墨客,为它作赋吟诗,赞叹不已。清朝柯敦圃曾作诗颂扬西畸春晓: “鳌城廊畔绕西畴,春色葱茏晓望收,雨足桑麻郊外种,风传邹鲁海滨讴.报恩寺里鸳声杳,安福桥边鸟语幽.自是晨曦耕插后,儿童相次欲驱牛.”西畴亦称西畴境.人们莅临西垵村前,举目西望,远处青山,近处碧野,蓝天映衬,绿水环绕,在煦暖阳光照耀下,风景宜人,令人心旷神恰,颇有一种大自然的美的感受.

      另有一传说:原西垵安福桥西侧的报恩寺边有一棵古榕树,其树上的鸟儿每天清晨最先鸣叫报晓,然后安海各地鸟雀山也之纷纷啼鸣,故称西畴春晓.
    柯敦圃诗曰:鳌城廓畔绕西畴,春色葱茏晓望收。雨课桑麻郊外种,风传邹鲁海滨讴。报恩寺里莺声杳,安福桥边鸟语幽。自是晨曦耕插后,儿童相次欲驱牛。

      东海晴光( 安海八景 八)
      黄墩东桥一带,早晨的景色反衬着东海天际.谓之“东海晴光”.
     
      海水由石井江经海门而入安海。古时安海港是对外海运港口,各处商舶聚集。每当晨曦初露,广阔的天空和无垠的海面,完全被粉红色的晨光溶在一起,分不清它们的界限,也看不见它们的轮廓,只感到一种极其柔和的明快的美。早霞渐渐变成了橘红、鲜红、通红。就在这时候,水天溶为一体的苍茫远方,闪烁着一片火焰似的波光的大海里,一轮红得耀眼光芒四射的太阳,冉冉地升腾起来。霎时间,那无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眼的金光,壮观极了.

      因此,古往今来,诗人墨客,吟咏赋诗者不少,明代文人黄伯善游于此,曾赋诗曰,东方川右肃阳侯,冈象天吴百怪收,日出不知旸谷远,潮来真觉扶桑浮.水村鸡犬连鲛室,贾舶帆樯压蜃楼,岁岁渔盐千万户,冯夷击鼓海童讴。

      诗人把当时的“东海晴光”的景观描绘得淋漓尽致.而消代诗人黄帝赉也有“曙光东海青山霁,烟剑南州紫鳜肥”的佳句.至于柯墩圃对其“东海晴光”这一景观.更是尽情讴歌,其诗云;洪流奔赴势流东,鳌海新咕入望中.浪绕皇增初遏雨,潮通石井欲生风.蛎房埭水溶溶润,蜃市楼涛处处融.九十九弯传古澳,馀波寂静对江鸿.
    黄伯善诗曰:东方川右肃阳侯,冈象天吴百怪收。日出不知旸谷远,潮来真觉扶桑浮。水村鸡犬连鲛室,贾舶帆檣压蜃楼。岁岁漁盐千万户,冯夷击鼔海童讴。

    关键词:闽南☀古镇安海


    作者:雷琼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 ·上一篇资讯:厦门湖里区翔鹭腾龙集团--
  • ·下一篇资讯:和名字一样美丽的闽南古镇云水谣
  •   快速交流可加微信:ixm007

    (已有3万厦门家长关注我、非官方积分入学免费咨询公益平台,有问题咨询微信bicn003)
    评论中心
    栏目导航
  • 厦门集体户入学
  • 2022厦门积分入学
  • 2021厦门积分入学
  • 2020厦门积分入学
  • 2019厦门积分入学
  • 2018厦门积分入学
  • 2017厦门积分入学
  • 2016厦门积分入学
  • 惠民大叔心得
  • 厦门转学插班生
  • 厦门幼升小
  • 厦门小升初
  • 厦门中考招生
  • 厦门老师招聘
  • 厦门教育大事件
  • 厦门研学旅行指南
  • 厦门华鹏学校招生
  • 教育推广加微信
  •   非官方私人微信:ixm009

    厦门积分入学资讯_i厦门技能落户政策_厦门惠民大叔网站
    Copyright © 2015-2025 惠民大叔 文章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问题请沟通。
    [网站备案号: 闽ICP备06000384号]
    页面执行时间:14,835.94000 毫秒

    版权所有:厦门可心可亲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闽ICP备070755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