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学,很多学校就公布了学校很多的社团,还有很多的兴趣班,让家长们挑花了眼。到底要选哪个才好?
做为孩子,当然哪个都好,毕竟每个兴趣班都像玩一样,越多兴趣班,玩的越开心不是。但对于家长来说考虑的因素可能要多一些,比如是不是喜欢的,有没有用,能不能坚持,有没有回报之类的。
一般,小学的社团活动会是外面的一些培训机构或者组织到学校免费送课,如果是此类的估计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质量可能就不会太高,主要就是让孩子学习了解一下这种事物就是。
当然,也有很多小学和小学的学校社团是学校自己聘请专业的老师来教导的,比如一些创客,一些机器人,一些竞技类的课程,老师是有教学目标的,而且选拔出来的孩子是要去参加比赛之类的,这种自然是最好的。
另一种,就是家长花钱到外面的培训机构,这个类型的兴趣班肯定要有收获的才行,毕竟花了真金白银的,没有点效果,机构的口碑也没有了,续课也没有可能。所以老师会更用心更专业的去教导孩子。
大班到二年级,这时候的孩子还小,大部分的家长都会送孩子艺术类的课程,女孩子上舞蹈钢琴,男孩子上街舞乐器之类的,对孩子也没多大的要求,反正就是去体验一下这些没碰到过的事物。
等到了二三年级的时候,一般家长会增加一些文化课的内容,比如让孩子去学硬笔书法,或者学作文课,当然报英语的会更多,还有现在很流行的少儿编程,机器人课程也是很多家长会选择的项目。
到了四年级以上,有些家长就会把舞蹈类的停了,然后换成主导学习的课程,比如英语写作,作文阅读,数学思维等这种和学习息息相关的课程。
可能到了七年级之后,那时候的家长应该会把孩子送到新东方、学而思这样的课程同步培训机构去改造,目的就是把学习成绩提上去。
你看看,从小我们本来是做个素质教育的,没想到慢慢的往应试教育去走。当然了那些贵族土豪家族有矿继承的肯定还是要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毕竟那个世界惠民大叔还不了解。
有一次在一个培训机构碰到一同送孩子上培训课的家长,老师一直提醒家长们要把孩子送一送培训班,老师说你们要送孩子去上一上兴趣班啊,你看隔壁班的某某孩子成绩好都是送到外面培训班多学习的。
我和这个家长说,肯定是开玩笑的,因为我们也就学了两个而已。
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一周只有7天,一天只有24小时。孩子周一到周五还要上学,功课已经很多了。平时只有拿周末的时间来安排上兴趣班,而周日还要空出来放松一下逛逛公园之类的。
所以,一周就拿一天来上兴趣班,而这一天最多也就安排1-2个项目,不然学习不过来,就算上了课也无法掌握全面。
学习这件事是很耗时的。你需要把每天所学的课程吸收消化然后再做练习巩固,不管是平时上的课还是兴趣班上的课都是如此。你只有拼命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所以,为什么要让你少报兴趣班的原因就是,要留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所有学习的知识!有些时候不逼着孩子把学习的东西掌握的牢固一点,下次考试的时候记都记不起来,脑海中只有大约大概好像是。
用在我们大人身上也是适用的,有时候我们每天不逼一逼自己多做点事,只想看个头条刷个抖音,那不一样颓废没前途。
我们要把眼光看得长远一点。我们是在给未来培养人才,或者说我们是在培养一个未来能养活自己的人。
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要让孩子去适应未来的那些机会。比如人工智能,比如未来机器人,比如5G物联网等等。可以想象,很多操作性的工种会被机器所替代。就比如现在推的ETC,是不是很多高速收费人员要下岗了。
那我们怎么定位要学习的内容?英语肯定是必需的对吧,这是全世界的语言。人工智能是趋势对吧,所以让孩子学一学少儿编程和拼搭机器人也是有必要的。孩子的表达能力也很重要,所以小主持人和演讲朗诵这种要学一学。
当然了,你说学点书法有没有必要?我觉得硬笔就够了,毕竟中考高考用的是机器阅卷,字写的方正被判错的可能性比较小。你说学毛笔字,当做修身养性用倒是一个消遣的方式,不必强求。
学闽剧南音,学古筝琵琶,除非你想上音乐学校或者想往艺术去培养,否则也是没多少必要,不是说这些传统不重要,而是对我们家庭教育来说这个不重要。
当然,最需要培养的是孩子的思维。比如作文,你让孩子写一篇作文,如果没有好的思维就构思不出一个好的故事。比如数学,如果没有好的数学思维你没办法推理出结果,也没有空间想象力。比如画画,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的思维就无法画出一个有创意的作品出来。
你看看现在新课本的改革,特别你去注意一下数学课,更多的是生活中的思维拓展题,有时候大人自己都会做错。
所以,为什么惠民大叔建议不要把孩子送回老家。乡下的教育和城市的教育是两个世界的差距。他们只教当前的课本,而城市教的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