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连岳 连岳 今天
昨天的一条留言,让我意识到不少人可能心理已处于不太健康的状况:
这位丈夫已经反应过度,而且在争夺控制权,体现为借由“占理”的小事无限上纲,贬低对方。
这不是说留言中的丈夫是坏人,不过指出这是一种常用的策略,先扣对方一个帽子,或者先给自己戴上花环,自以为有了道德优势,然后我说的全有理了。这是逻辑错误,但却具有极强的误导性,对不顾事实,只想求胜的人,太有吸引力。在与家人的冲突中,用得还最多,因为家人会忍我们,我们就不顾他们感受。如果我们真爱家人,不应该陷入到这种悲剧中。
总有人说,非常时期,反应过度是好的。这不成立,既然知道过度,怎么可能好?这只是给自己的失控找理由,你认为过度好,就会越来越过度。过度是不好的,就像过度给你吃药,药是对的,你也会吃坏。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过度也没有成本意识。
为了隔离期的心理健康,我有几条居家建议:
一、用大数据指导自己,意识到我们处于可控的安全之中。截止昨天,全国非湖北省的病死率为0.16%,这病的杀伤力不比流感强多少。湖北的病死率相对高,因其医疗资源抵抗不了疫情冲击有关,举国之力支援后,也会迅速改善的。有了这个大背景,个别案例(即使确实悲伤、痛心)就不至于让你恐惧。
二、不要有被迫害妄想症。你老觉得政府要害自己,什么事都撒谎,这不能证明你是一个好的批评家,只能证明自己是病人。这样也让自己寸步难行,你觉得什么都是谎言,那你怎么行动?放轻松,换你去掌管政府,你也希望尽快战胜疫情的,放任疫情对你有什么好处?没有。
三、在家生活要有规律。我有近20年在家工作的经历,最大的体会就是规律能够帮自己,否则,坚持不了1年。在隔离期,想睡就睡,想吃就吃,毫无规律,几天内就会崩溃,你更无聊,更疲惫,一肚子无名火,无关紧要的小事就会引发大争吵。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做多少事,规律不要乱。
四、设置各自安静的静默期。房子小,人多,总有人在眼前晃,电视、音乐、游戏声整天响,什么事也做不了,老觉得被侵入,怒气会越来越重。每天约定几个时间段,家里保持安静,各自找个地方静静地呆着做自己的事,不许互相打扰。
五、把每天的任务量化,打坐多少次,俯卧撑多少次,看多少页书,这让你的心理聚焦。顺便说一下,阅读(那种把一本都是字书看完的、深度一点的阅读)最能击败孤寂,阅读甚至会让你喜欢独处,人的大脑有美妙的信息刺激,不胡思乱想,心理自然更健康。如果你原来没有阅读习惯,现在刚好试试读完一本书,你肯定有辛苦的感觉,可它刚好可以消除你的无聊感。
六、采取轮值制度,一人管一天家,你也穿穿我的鞋子,这样,避免立场不同的互相指责。
七、除了政府已经禁止外出,还是得出去散散风。出门戴好口罩,与人保持足够距离,科学得很,一点不可怕,身体健康了,更有利于防疫。再说了,散步回来进小区,还要测体温,多安全。
太激动、太悲愤,于己于国,都没什么帮助。尽力让自己正常化,更有利于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