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慕课元年”以来,中国慕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18年,教育部认定推出首批490门国家精品慕课。2019年,教育部认定推出第二批801门国家精品慕课。截至2019年4月,12500门慕课上线,超过2亿人次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学习慕课,6500万人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慕课在国内高校已经越来越普及,在线课程教学已成高校对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慕课的学习时间灵活,课程质量打磨精细,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但随着学习空间从传统课堂转到线上,学习时间从教师掌控到学生自主性更强这一巨大的转换,网上慕课与传统课堂的融合加深,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在看到慕课推动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增加公民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等优势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冷静、辩证地看到慕课所伴生的问题。
慕课面临的现实困境
慕课自从被引入中国教育,它就在各大高校掀起了巨浪。但是由于是外来物,慕课在教学中呈现出了“水土不服”:
(一)慕课教学效率低
慕课主要的教学手段是“人机对话”,它缺少师生间的“人际交流”、教学相长,教师无法顾及不同年龄、不同程度、不同动机、不同热情、不同毅力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与学习效果,慕课教学效率不言而喻就降低了。
(二)高辍学率、低完成率
慕课这种近乎充分自由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有更强的自主性和自我控制能力。达不到这一点,学习效果也就无法达成。麻省理工学院曾发布一份长达213页的报告,详尽地描述了该校edX在线课程上线两年来所呈现的种种特点。让研究人员感到吃惊的是“慕课极低的完成率”,数据显示,2012—2013年度,注册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edX核心课程的841687人中,部分参与的有548835人,占总人数的65%;参与进来并观看一半以上课程的为79133人,占9%;而真正完成课程学习的仅有43196人,占总人数的5%,一半的报名者甚至在开课的第一周或第二周就放弃了课程。
国内高校开设的慕课往往与学分挂钩,弃课情况或许没那么严重。而为了能够轻松地修够学分,“刷课”这样的灰色产业链也应运而生。这是否能全盘否定慕课的价值和意义?显然不能。
慕课的优点在哪里
慕课作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对它的评价也是见仁见智。有人简单地概括为“三名一免”,即名校、名师和名课,而且免费。“慕课”的兴起,有力地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使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慕课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突出优势:
慕课以大规模在线学习而著称,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慕课每门课程的学习者可以遍布全球、容量巨大。以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导论课为例,来自190多个国家的16万人同时注册了这门课程。慕课不受时空限制,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习。
慕课使全球各国不同人群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可能。
慕课允许各种年龄、收入和教育背景的学习者参与广泛的课程学习,具有强大的自主选择性,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可以完全由学习者自我把控,反映的是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
目前,慕课面向全世界的学习者免费或低学费开放,每个学习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免费或低学费享受世界著名大学的一流课程或其他自己喜欢的课程。
慕课如何留住学生
如前文所言,慕课在教学过程中缺少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校园文化的熏陶、同伴的交流浸染,这些因素在学习者成长中所具备的独特价值是在线课程难以替代的。同时,因为采用网络测试的方式,很多题目都能找到题库,所以慕课设置的考试、随堂检测等,很难收到学生用心的回答。
“慕课”这种近乎充分自由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有更强的自主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到位,导致出现了诸如“刷课”的灰色经济链。而这也对网课平台和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从技术和校园管理两方面对学生在线课程的学习做好监督工作等。
国外的众多慕课提供方也开始变革课程设计,以更好地留住学员。一些教授已经做出了改变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