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胖爸爸。
既然负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计量的,那么,所谓的减负,就从总量问题转化为结构问题。
具体来说,承担教育之负的,有四个主体: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正面来看,四个主体相互配合。负面的看,四个主体相互甩锅。
极端情况下,如果学校、家庭、社会都减负了,那就要考验孩子个人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自鸡。
如果孩子也给自己减负了,那就是“自作自受”,自行承担未来的责任,这就是新版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教育是事关国家,也是事关小家的大事,所以,这种极端情况是不太可能出现的。正常情况下,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各负其责。
但是,就像我此前多次大声疾呼过的,学校承担教育主责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校内减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很多人对这句话有误解。其实,得出这样的结论,不是在指责学校不作为,恰恰相反,学校减负,是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教育需求的主动让路。
再说的明确点,曾经的教育是“大锅饭”,现在鼓励“包产到户”了。
这里面有几个不容忽视的背景:
第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财富结构的变化,家庭的教育需求呈现多样化发展,比如,在一线城市,不走高考独木桥的人,越来越多。
第二,现行教育资源只能满足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最低教育需求,还不足以满足每个家庭的最高教育需求。
第三,过去二十年,教师这个职业没能集聚可以适应最高教育需求的人才,尤其是在非一线城市。
举个例子,我们这一代,虽然在县城的中学上学,老师中不乏那些有资格到985读书的(就像于谦老师饰演的苗老师),但是现在,别说名校,正经师范类院校硕士毕业的,都不多。
所以,学校减负,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成分。
既然家长原本就有承担教育职能的义务,现在也有相匹配的教育能力,那么,把“负”从学校减到家庭,就不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了。
对于理性的家长来说,冷静下来,学校减负其实也不是坏事。
家庭教育是最有条件实践教育规律的,因为可以“一对一”“因材施教”,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差异化教学,制定学习计划,配置教育资源,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天赋好的可以“超前学习”,天赋一般的可以自己“开小灶”——就像海淀妈那样。
其实海淀的减负在全国都算是领先的,事实证明,海淀的教育水平并没有大幅滑坡,而且还诞生了超级多的牛娃。
如果看不惯海淀妈,只能说还躺在过去的国家福利中不能自拔。
醒醒吧,时代变了。